为了推动我院“新工科”、“新文科”、“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建设工作,根据学院工作安排,近期举行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会于2021年4月21日下午15:00在创新创业中心219路演厅如期举行,土木建筑系曲烈教授作了题为《为未来中国赋能:新工科建设思考》的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刘翔主持。
副院长刘翔主持报告会
曲烈教授作报告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如何改革培养方案中理论和实践课程?如何能达到培养新工科人才新能力的要求?是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会分为五个方面:新工科背景;建设内容—建设什么;建设途径—如何建设;建设方案—天大案例;思考和建议—关于培养学生大数据思维、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思考。
曲烈教授作报告
报告立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从地球与人类进化、工业革命、知识爆炸、人才要素等方面展开。首先,曲教授介绍了新工科与传统工科有何差别、如何建设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提出背景、概念及内涵、主要特征、重要意义、发展状况及历程、目标与行动路线;其次,曲教授从新工科建设内容中的新工科六问和新专业分析了怎样形成工科的优势;最后,曲教授从新专业、新要求等方面讲解了新工科建设途径。曲教授还以天津大学作为实例分析了目前新工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大数据和创新思维等。
曲烈教授的报告会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讨论,师生们就相关问题踊跃发言、积极提问,现场师蔼生敬,学术气氛浓郁。深入探讨高校新工科建设对支撑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工科建设既是地方高校深化自身改革的需要,也是更好对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次报告会的举行,为师生们进一步理解新工科的内涵,扎实推进新工科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可参考的改革案例和可借鉴的教育范式,对“新工科”建设具体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副院长刘翔在报告会上强调,各教学单位要认真研讨,持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全面推进我院“新工科”、“新文科”、“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建设。刘院长指出,我院将以“四建”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改革项目、科研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以项目带动“四建”工作,通过项目研究与实践,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曲烈教授简介:
bob综合官网应用科技学院土木建筑系教授,毕业于同济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原系主任和教授、加拿大UBC土木工程系原副研究员(访问学者)、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理事、河南省绿色建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河南省预拌砂浆与预拌混凝土分会副会长、美国混凝土学会会员、加拿大工程师协会会员、科技部国际合作研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天津市建委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河南省科委长期科技规划特聘专家。至今为止,他已承担了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拿大-日本联合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水电部、天津市科委、河南省科委及企业委托的项目30余项,他的多项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工程领域。在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Materials and Structures(RIL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10篇为SCI、EI、ISTP期刊,撰写专著3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